石头公村
石头公村的建立可以追溯至1850年,那时一位渔民挖掘出一块很大的石头,上面刻着歌颂福德正神(又称“大伯公”)的文字。该神原型是一名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,所乘坐的船于1746年在马来西亚槟榔屿搁浅。在那儿定居的福建渔民和码头工人修建了拱门、寺庙、住宅、咖啡馆、神龛、香烛店和陶瓷店。商贩们贩卖着各类食物和商品,形成一场流动的盛宴。
石头公村居住了约1000名氏族及家庭成员,共96户人家。他们认为石头公村安全宁静,邻里善良,是一个适合打渔和养家的福地。
经过六年的填海和公路修建,2003年一条四车道的高速公路让石头公村永久变为内陆——潮水不再涨退,海风也不再吹拂,村里的空气和水无法像以前那样得到净化。渔船躺在地上腐烂着,新的海岸离它们甚远。
2014年,大部分石头公村的住宅、商店和神龛被拆除,原址用于修建高档公寓。唯一剩下的是一座被数栋30层高的建筑所包围的孤寺和三座干枯、待拆的码头。这断壁残垣没有留下石头公村的物质文化——无论是人造建筑还是自然环境。